第二百二十四章 筹码(0/4)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赠送给王一修一本圣经之后,使团四人从知府衙门告辞出来,都有些灰心丧气。伊内斯看着手中印刷精美的《大明宗教管理条令》,对罗明坚道:“米歇尔神父,请您尽快将这法律翻译出来。现在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多,但从这本册子上看,中国人至少在法律的完备、印刷术上的造诣超过了欧洲。”

“从这两天我们所见到、听到的情况来看,我很担心,特伦托会议的成果会因为这册子而颠覆。”

范礼安等三名教士听了,脸上变色。利玛窦叫到:“伊内斯,特伦托会议是‘天主圣神所感动出来的成果’,它是颠仆不破的。”

伊内斯所说的“特伦托会议”,是罗马天主教改革的主轴。因为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腐化,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派掀起了“新教运动”,并最终导致天主教会分裂。

马丁.路德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在神学上强调因信称义,宣称人们能直接读《圣经》获得神启,以《圣经》的权威对抗教皇权威。

嘉靖十三年(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的有关宗教改革的法令《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以英国宣布国王权力凌驾教皇为标志,主张“因信生义”这一根本性颠覆罗马教会的思想已经蓬勃而兴,罗马教会在欧洲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

为了应对新教对整个罗马教会的威胁,天主教会内部兴起宗教改革会议的呼声,从下层教士到教会上层乃至大学里都不绝于耳,天主教狂信徒——西班牙的查理五世也为之多方奔走。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教皇保禄三世终于在压力下同意,召开首次特伦托会议,宣告欧洲天主教势力反对宗教改革的浪潮的开始。

特伦托会议共召开三次,前后共用了近十八年的时间。教皇庇护四世在会议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