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特殊宣传(0/5)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要紧。明教和大明的渊源的情节,大图书馆已经删了。算不得什么。朱八八的情节也全部做过修改,不会有什么犯忌的事。”赵引弓说,“只是这么一来情节有点生硬,读起来实在很怪。”

周洞天点点头。对大明的书籍输出,与其说是为了赚钱,倒不如说是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输出新得科技观、价值观、文化观,宣扬“澳洲式生活方式”,扰乱大明百姓和知识阶层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搞“和/平/演/变”。这种方式尽管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但是至少会再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种下“亲澳”的种子。培养出一批“带路党”,减少未来社会改革的阻力。

但是输出书籍,就涉及到文艺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科普作品中的技术扩散问题。周洞天知道,为了到底输出哪些类型的科学技术书籍,哪些技术必须加以限制和保密,元老院内部有过很大的争论。有些元老认为任何科技都不该输出,有些则认为扩散一些基本科学常识对整个大业是有促进作用的。

周洞天认为,目前的欧洲传教士正在大力的利用输出欧洲科学文化来吸引大明内部的一部分有识之士信奉基督教。相比之下,澳洲货多以“奇巧”示人,许多人都对比西洋科技更胜一筹的澳洲科学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仅仅为了某些虚幻的“威胁”而严守秘密,只会把这部分人拒之于门外。

他当然不赞成无限制的随意扩散技术,但是很多科学常识扩散出去并无害处。比如这次印刷的《光论初学》,在元老们看来是通俗易懂,但是放在本时空,绝对是高科技。这本科普书在旧时空是以“城乡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为阅读对象的,这样水平的读者在本时空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类似的科普书籍,周洞天是赞成多印多卖得,六七十年代以农村青年和知青为对象编撰的许多科普丛书、农业科技之类的丛书,其中有很多都可以用来出版销售到大明去。尽管它们的最终命运大多是被当做某种“奇书”藏于轻易不示人的藏书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