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1021【财政充裕】(0/5)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1025章1021【财政充裕】

民始二十四年,中元4362年,西元1665年,赵瀚已经48岁。

钱谦益病逝于家中。

宋应星病危。

庞春来病危。

驻扎北京的后军大都督黄顺,因罹患恶疾而请求回南方养病。胡定贵从沈阳调去北京,接管整个北方军事,后军副都督万斯同升调沈阳。

前一年,全国岁入7960万两(含地方各省截留)。

其中,农业税3479万两(占比%),工商税1735万两(占比%),关税2452万两(占比%),海外领递解中央294万两(占比%)。

不仅是国家财政增多,财政收入的结构,也已经有了巨大变化。

十年前,农业税占比60%以上,现在跌了十多个百分点,但农税总额其实是稳步增涨的。

而工商税、关税和海外收入,财政占比都在快速提升,2400多万两的关税实在吓人。

工商税的逐年增涨,得益于蒸汽机推广。纺织、采矿、冶炼等诸多行业,使用蒸汽机越来越频繁。当然,全国人口的持续增加,也是工商业繁荣的主因之一。

产得多了,必须卖出去。

日本、朝鲜、西域、南洋、东南亚,国际贸易几乎被中国商人垄断。

就连南洋和东南亚的香料,收购渠道都被中国商贾把持,欧洲、波斯、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只能从中国商人那里求购转运。赵瀚跟欧洲国家不同,他没有逼迫小国给予专卖权,纯粹是中国商人自己竞争得来。

中国商贾太卷了,不仅跟外商竞争,还要跟自己人竞争,不断提高香料、烟草的收购价,那些小国靠卖土特产赚得更多。

随着印度和美洲市场的开拓,关税再度暴涨,更多工业品输出,尤以纺织品为最。

由于莫卧儿皇帝横征暴敛(把印度教商人当猪宰),再加上中国廉价棉布的冲积,恒河流域的印度传统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